温哥华天空 温哥华天空
  • 信息版
  • 新闻
  • 大温店铺
    • 店铺
    • 约饭
  • 视频
  • 专栏
  • 娱乐
    • 2016中国好声音
    • Sky秀
  • 折扣
登录 注册
  • 移民
  • 留学
  • 地产
  • 财经
  • 时事
  • 社会
  • 美食
  • 健康
  • 娱乐
  • 时尚
  • 教育
  • 科技
  • 法律
  • 生活
  • 旅游
  • 艺术
  • 史海
  • 人物
  • 名车
  • 家居
  1. 新闻首页 /
  2. 地产

    /
  • cover

    周一公开拍卖! 列治文逾百物业欠税

    列治文有过百个物业因欠缴物业税,将于下周一(25日)被市政府公开拍卖,但买家必须留意,即使成功投得心仪目标,也不一定能够如愿到手。 列治文市政府上周刊登广告,显示有逾百个单位欠缴物业税达两年,将在市政府大楼议事厅进行公开拍卖。 然而,自广告刊出后,不少业主已补交了物业税,预计到了周一,可供拍卖的数目将大为减少。 拍卖将于上午10时举行,有意竞投者必须预先登记,并缴付180元。 如果成功投得物业,买家须即时以支票全额付款。 市府将会把物业欠税的金额另加5%行政费作为底价,开始接受竞投。 市政府表示,原来的业主有一年限期可偿还未缴费用和相关利息,以赎回其物业。因此,很少房屋或建筑物在欠税拍卖后易手。  
    time 23小时前
  • cover

    加拿大财长方慧兰提交新法案!50万元2居室公寓可免税2.5万元

    加拿大财政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周四上午提交立法,取消新建租赁房屋的商品及服务税(GST),并更新本国的竞争法。 总理杜鲁多此前承诺将通过新的立法,解决住房危机和负担能力问题。 周四在纽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杜鲁多呼吁其他党派支持这项立法。 杜鲁多说:“我敦促国内的反对党领导人帮助我们迅速通过今天的真正解决方案。” 图源:twitter@cafreeland 专家们一直呼吁联邦政府取消新建专用租赁房屋的商品及服务税,帮助刺激这类房屋的建设。 根据财政部的说法,这项免税措施将为价值50万元的两居室公寓提供2.5万元的税收减免。 在9月14日或之后开始建设的新建公寓项目,直到2030年底,都有资格获得全额补贴。 这些公寓项目必须在2035年底前完成建设。 新法案还将加强竞争局(Competition Bureau)的职能,解决因缺乏竞争而导致高价格的问题。 法案将授权竞争局可以强迫企业提交信息以进行市场研究,以及阻止扼杀竞争和消费者选择的合作。 此外,之前用于允许批准反竞争合并的因素也将取消。 据悉,修改《竞争法》遵循了自由党审查该法的承诺。
    time 2天前
  • cover

    奇葩出租:每月700加元共用半间卧室小床

    还记得以前可以在多伦多市中心每月不到1,000加元就能租到的学士单元或共享公寓中的私人房间吗?估计这只能是那些幸运儿的回忆了。 图源:blogto 好像时间并不长,但这些好日子显然已经远去,因为住房危机继续推动多伦多的房东和租户陷入新的低谷,而房价则创下新高。 在大多伦多地区的租房市场中,不得不与陌生人共用卧室甚至共用一张床的趋势正在兴起,房主们难以支付高额的房贷,而租户们则努力在合理的预算内找到合适的住处。 图源:blogto 一些人不得不建造临时房间或用简单的隔断将单人卧室分隔开来,以获得更多钱来应付开销,绝望的租户甚至以合适的价格抢到了即使是最可怜的居住空间。 多伦多一位房东在一份令人沮丧的新房源中采用了这种分割房间的策略,以便能够在一个单位中塞更多的租户,一般说来通常是留学生会这样共享宿舍,但此广告则明确写明不租给留学生。 最近Kijiji的一篇帖子写道:主卧半间出租给有工作的男性专业人士共享,广告中显示了一张卧室的照片,其中有一块薄薄的折叠屏隔开了房间的一部分。 广告中下跌:需要干净的不吸烟不饮酒的男性专业人士。只长租。不接受学生。 除了这一严格的要求外,合租者还必须支付每月690加元的不可协商的费用,用于一卧一浴的公寓中的房间一半,其中一侧只有一张比单人床还小的小床和一些塑料盒子作为家具。 更糟糕的是,这个住处离市中心要远得多,位于Flemingdon Park的Wynford Drive,经过两条地铁线、一辆巴士和步行,需要大约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多伦多市中心。 这个公寓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有阳台、停车位、互联网或其他使租金更有价值的附加福利(尽管这座年久失修的建筑物有健身房和游泳池,水电费已包含在租金中)。 不幸的是,这个住处甚至不能算是我们近几个月看到的最糟糕的公寓房源之一,而且鉴于该市的租金与去年同期上涨了两位数的百分比,达到每月2,620加元的一卧室和每月1,302加元的共享单间,应该说这个价格还是很亲民的,所以很可能会有人以每月690加元的价格接受房东的共享房间的提议。
    time 2天前
  • cover

    加拿大买房投资 最赚钱和最亏的城市在哪儿?

    加拿大人对于住房投资具有很高的热情,那些在五年、十年、以及二十年前长期持有房产的业主大部分都看到了房价的飞速上涨。然而,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埃德蒙顿是过去五年来房地产投资回报率最低的加拿大城市。 根据在线博彩平台 Datslots 进行的一项研究,过去 5 年的时间里,埃德蒙顿的房价涨幅只有 5.6%,这一数值远远低于加拿大平均水平、以及加拿大其他地区的房市价值变化水平。 该数据研究引用加拿大房地产协会 CREA 的 2018 年的房价数据和 2023 年的数据比对显示,加拿大一些地区在过去 5 年的时间里,房价几乎翻了一倍。 其中,安省的 Tillsonburg 地区房价相比 2018 年房价 $285,400,到 2023 年已经达到 $581,900, 大幅增长了 $296,500 加元,涨幅高达 103%。 排名第二的是大西洋地区的新不伦瑞克省的蒙克顿,涨幅 96%,房价从 2018 年的 $168,600 涨至 $330,400。 排名第三的是魁省的 Mauricie,房价五年上涨 92.2%,房价从 2018 年的 $130,000 涨至 2023 年的 $249,900。 排名第四的是安省的 Rideau-St,房价五年上涨 88.3%,房价从 2018 年的 $295,500 涨至 2023 年的 $556,400。 位列全国第五高回报率的地区是:安省的 North Bay 房价五年上涨 85.9%,房价从 2018 年的 $220,000 涨至 2023 年的 $408,900。 而全国来看,过去 5 年投资回报率最低的城市是阿省的埃德蒙顿:2018 年当地房价为 $356,600,到 2023 年房价涨至 $376,800,仅有 2 万加元的差距,涨幅只有 5.6%。 其次是里贾纳(+7.7%),房价从 2018 年的 $296,000 涨至 2023 年的 $318,700 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的的圣约翰斯涨幅位列倒数第三:15.4%,房价从 $286,500 涨至 $330,500。 萨省的 Saskatchewan 在过去五年涨幅 16%,房价从 $245,000 升到 $285,900。 根据加拿大房地产经纪公司 21 世纪公司此前发布的年度每平方英尺价格调查显示,加拿大房价随着利率上升而下跌,但如果从长期来看,仍然处于上涨趋势。 21 世纪执行副总裁 Todd Shyiak 表示,他们认为市场必须从过去几年的高点回落,现在已经看到了去年开始的利率增长的影响,但需要从更长期的背景下观察数据的变化。
    time 3天前
  • cover

    加拿大毕业生买不起房竟是这个原因……

    安省房地产协会(OREA)的一项新民意调查显示,大量年轻人正在推迟在安省买房,并将学生债务视为推迟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 OREA首席执行官Tim Hudak在周三发布的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学生债务不仅仅是经济负担,也是许多安省年轻人及其家庭实现加拿大住房梦想的最大障碍。” “我们的研究表明,学生贷款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住房负担能力危机,如果不加以解决,将导致安省年轻房主的减少。” 根据Abacus Data进行的民意调查,超过一半因学生债务或贷款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仍在努力偿还这笔钱。 报告发现,这些毕业生目前平均欠债约$14,500加元。 OREA报告还发现,债务超过$5,000加元的毕业生一致认为,学生债务使存钱买房变得更加困难。这促使该省的一些年轻人寻找安省以外的购房地点。 调查显示,42%的毕业生正在考虑离开安省,搬到生活成本较低、住房条件较好的省份。 调查还发现,由于住房成本高昂,近一半接受调查的毕业生家长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十年和爸妈住在一起。 报告称:“这将阻止更多的住房供应进入市场。” 尽管背负着债务,很多毕业生仍然对拥有住房抱有强烈的渴望。报告继续称,大约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拥有一套住宅房产,至少80%的毕业生支持各种政府干预措施来解决住房负担能力问题。 OREA提出了多项建议,帮助减轻安省学生的债务负担,包括调整加拿大的首次住房储蓄账户计划,以减轻向该账户缴款的学生债务。 该协会还建议安省应该永久消除所有省级学生贷款的利息,目前这项政策已经对联邦学生贷款生效。 它还呼吁省政府将贷款偿还宽限期从六个月延长至一年,以便让学生“再有六个月的时间获得稳定就业并省些钱”。 Hudak说:“各级政府和行业需要共同努力,让安大略省的毕业生能够负担得起。” 该调查使用了两个样本进行民意调查,其中包括750名承担学生债务的高等教育毕业生和750名没有承担学生债务的毕业生。 该调查还对1,500名毕业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其中750名子女有债务,750名子女无债务。该调查于6月26日至7月7日进行,数据按地区、性别和债务进行加权。
    time 3天前
  • cover
    13小时前

    涨疯了! 加拿大这城市房租涨幅为全国平均三倍

      根据一份租赁市场报告,宾顿去年的房租涨幅是加拿大全国平均涨幅的三倍。 据CTV新闻多伦多分部报道,根据Rentals.ca网站的数据,九月份全加一房公寓单元的房租按年上涨8.9%。 虽然也有其它涨幅惊人的城市,如魁省Laval,涨幅达20.1%,亚省卡加利,涨幅达21.6%,但宾顿全国最高,一房公寓单元房租涨幅高达29%。 尽管安省规定2023年房租涨幅上限为2.5%,2024年也会如此,但是该限制仅适用于2018年11月15日前修建的建筑。福特政府为刺激开发,提高住宅供应,对新楼取消了房租涨幅限制。 宾顿一房公寓单元月租为$2,274,位居全国前五,但还是比多伦多要便宜$346。宾顿的两房公寓单元月租也比多伦多的$2,650便宜$763。 虽然多伦多和密市生活成本更高,但这两个城市的房租涨幅仅为10%到15%。 Re/Max Realty Services地产公司的经纪和合伙人之一Gurinder Sandhu周四在接受CTV新闻多伦多分部记者采访时,分析了宾顿房租涨幅高企的几个原因。 宾顿是新移民的枢纽,这里有大量入门级别的工作,还有很多制造厂和派发中心。这里还有Sheridan College,是许多学生签证持有者的目的地。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2021年的数据,宾顿移民人数字于安省第三,全加第五。宾顿人口约21%为非公民。逾半数宾顿居民在加拿大以外出生。 宾顿作为一个友好郊区社区,住房可负担性远远好过多伦多市中心,于是人口在持续增加。 安省的可负担住房危机也对房租上涨带来影响。按揭利率不断上升,一年半前曾经考虑买房的人现在可能也买不起房了。 皮尔区五月公布,该地区仅满足了19%的可负担住房需求。该地区估计,在未来十年,需要花500亿元才能完全满足可负担住房需求,而要维持已满足需求的现有水平,则还需要40亿元。 Sandhu建议,采取合租或者合买的方式进入宾顿的住房市场。 宾顿市政府曾于三月宣布,为防止房东或物业经理设立非法出租单元,将在2024年早间展开试验项目,对居民人数进行封顶,并将针对无证出租创立随机视察和罚款系统,另还将设立房东行为准则。 但Sandhu说,各级政府和开发商需要为提供可负担住房指定长期计画,否则,目前的房租涨幅将不可持续,并带来更大问题。 (图:CP24)
  • cover
    23小时前

    周一公开拍卖! 列治文逾百物业欠税

    列治文有过百个物业因欠缴物业税,将于下周一(25日)被市政府公开拍卖,但买家必须留意,即使成功投得心仪目标,也不一定能够如愿到手。 列治文市政府上周刊登广告,显示有逾百个单位欠缴物业税达两年,将在市政府大楼议事厅进行公开拍卖。 然而,自广告刊出后,不少业主已补交了物业税,预计到了周一,可供拍卖的数目将大为减少。 拍卖将于上午10时举行,有意竞投者必须预先登记,并缴付180元。 如果成功投得物业,买家须即时以支票全额付款。 市府将会把物业欠税的金额另加5%行政费作为底价,开始接受竞投。 市政府表示,原来的业主有一年限期可偿还未缴费用和相关利息,以赎回其物业。因此,很少房屋或建筑物在欠税拍卖后易手。  
  • cover
    2天前

    突发 广州冲上热搜! 史诗级大松绑

    一觉醒来,广州放松限购了。 对,就是北上广深四大一线城市之一的广州打响放松限购的第一枪!   所谓放松是指不一刀切取消限购政策,而是像剥洋葱一样,由外到内一层层减码。 距离广州首发“认房不认贷”没几天,放松限购再次让广州冲上热榜。   昨天广州发布住房限购调整:   第一,在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不含江高镇、太和镇、人和镇、钟落潭镇)、南沙等区购买住房的,广州市户籍居民家庭限购2套住房; 第二,非广州市户籍居民家庭能提供购房之日前2年在广州市连续缴纳个人所得税缴纳证明或社会保险证明的,限购1套住房。 第三,并将越秀、海珠、荔湾、天河、白云、黄埔、番禺、南沙、增城等区个人销售住房增值税征免年限从5年调整为2年。 在此之前还没有哪个一线城市松绑限购。 作为一线城市,这种政策力度不可谓不大,核心区本就寸土寸金,无数人打破脑袋要抢购优置房产,特别是这几年,所有做理财规划的,在核心城市核心区域配置房产的观点几乎都是不约而同的一致! 说明什么?说明不论市场是好是坏,最稀缺,最优质,最核心的资产仍然是抢手货,他的保值和增值功能鲜少是其他资产可替代的。 广州现在在限购上放了第一枪,放宽套数和购买条件且立即执行,信号意义极其明显。 首先就说明“认房不认贷”的政策大概率未及预期。 8月30号,也是广州第一个打响“认房不认贷”,现在刚过去20来天,紧接着放出更大的招,那只能说明二十天前的认房不认贷政策效果甚微。 虽然根据各种分析,广州外来人口就超过1000万,不管是刚需还是卖旧换新改善型都有巨量市场,认房不认贷之后该爆发购买热潮才对,但估计被现实打了脸。 根据之前零星报道可以猜测,“认房不认贷”新政实施后各地包括广州二手房挂牌量短时间内快速增加,但价格并没有像想象中那样上涨,甚至可能有明显下跌,而价格下跌更加会让买家继续观望,进而导致不及预期。 其次,若此前广州“认房不认贷”政策效果不及预期,那么四个一线城市恐怕都难独善其身。 往外出售房子的,首先是房地产开发商的存量房和新房,以及个人、国企、民企手上囤着的房源,从报道的挂牌量猛增就能看出,都想逢高卖出。 卖家都想逢高卖,而有资格、有意愿又有钱的存量买房人群,面对让人挑花眼的卖盘,自然就想持币观望、逢低再买。 四个一线城市地理位置不同,但房地产市场相通,“认房不认贷”极可能都收效甚微。 一个不行再来一个,放松限购,广州算是开了第一枪,相信很快就会传导到北京、上海以及深圳。 当然,一刀切的取消限购是不可能的,如果突然放开所有限购,药量就可能就会过猛,极可能直接导致“房住不炒”变成“房炒不住”。 毕竟,作为人口基数大国,最不缺的就是有钱人,如果他们都把钱拿来购买北上广深的房子、没有限购不计套数的买,那与极致垄断和恶意抬价还有什么区别? 至于普通人,也将完全失去机会,很简单,现在北上广深的房子最便宜的怕也动辄3、4万/平米,稍微看得上的都在7、8万/平米以上,一套房子轻松就要五六百万以上,靠工资有几个能买得起的? 如果一线城市一刀切取消限购,疯狂买房的一定是最富裕的人群和炒房团,到最后就是极致垄断,不论价格还是租金都得全凭卖家决定。 因此一刀切取消限购不现实,而是像广州一样,有松动、逐步一点点放开,拉长期限降低振幅,用意在于托底楼市托底核心城市经济,防止自由落体式的直接掉到地板上。 北上广深如果逐步放松限购的话,最痛苦的怕莫过于各一线城市的周边城市。 因为核心城市的放松限购天然具有虹吸效应,且损不足而补有余,大浪淘沙把优质人力资源淘进来,维护核心城市的价值底、经济底以及塔尖效应。 而周边及更远的三四线,流失的不单单是人口,还有以人为本沉淀形成的各种产业。 所以,从这个层面讲,不论认房不认贷还是放松限购,都仍局限于刺激层面,更偏向拉动经济数据,而非从根本上疏通问题。 也因此,就会产生一个灵魂之问,20天前各大城市官宣“认房不认贷”,二线城市陆续取消限购,那么,现在一线城市放松限购如果发现还是没有达到预期效果怎么办? 如果取消限购都不能提振市场,其实就再次说明,本质不是不想买房,而是太多有住房需求的人根本买不起! 疫情过去,众人欢欣鼓舞本以为所有一切都会瞬间变好,但现实狠狠给了一巴掌,就业和收入变的越来越不稳定,开支越来越大,兜里的钱变少了。 哪怕北上广深这些城市有动辄占一半、超千万的庞大外来人口,但你给再多的政策,动辄五六万七八万块一平米的房子也是绝大部分打工人买不起的。 别说买了,就算租,租金也不是大多数普通打工人能够承受的。 宏观上,以托底楼市来托底经济并没有错。但微观上,眼前的楼市怕是很长一段时间都没法再产生就业和财富聚集效应。 这种情况下,个人觉得,光靠给刺激政策作用将非常有限,甚至一个把握不好,刺激性政策反而更容易扩大贫富差距。 因此个人觉得,关于楼市还是得回归到解决住的主干上来! 刺激性政策更像是涸泽而渔,不断消耗存量。 但,只有让居者如鱼得水,才能持续产生增量。
  • cover
    2天前

    加拿大财长方慧兰提交新法案!50万元2居室公寓可免税2.5万元

    加拿大财政部长方慧兰(Chrystia Freeland)周四上午提交立法,取消新建租赁房屋的商品及服务税(GST),并更新本国的竞争法。 总理杜鲁多此前承诺将通过新的立法,解决住房危机和负担能力问题。 周四在纽约举行的新闻发布会上,杜鲁多呼吁其他党派支持这项立法。 杜鲁多说:“我敦促国内的反对党领导人帮助我们迅速通过今天的真正解决方案。” 图源:twitter@cafreeland 专家们一直呼吁联邦政府取消新建专用租赁房屋的商品及服务税,帮助刺激这类房屋的建设。 根据财政部的说法,这项免税措施将为价值50万元的两居室公寓提供2.5万元的税收减免。 在9月14日或之后开始建设的新建公寓项目,直到2030年底,都有资格获得全额补贴。 这些公寓项目必须在2035年底前完成建设。 新法案还将加强竞争局(Competition Bureau)的职能,解决因缺乏竞争而导致高价格的问题。 法案将授权竞争局可以强迫企业提交信息以进行市场研究,以及阻止扼杀竞争和消费者选择的合作。 此外,之前用于允许批准反竞争合并的因素也将取消。 据悉,修改《竞争法》遵循了自由党审查该法的承诺。
  • cover
    2天前

    奇葩出租:每月700加元共用半间卧室小床

    还记得以前可以在多伦多市中心每月不到1,000加元就能租到的学士单元或共享公寓中的私人房间吗?估计这只能是那些幸运儿的回忆了。 图源:blogto 好像时间并不长,但这些好日子显然已经远去,因为住房危机继续推动多伦多的房东和租户陷入新的低谷,而房价则创下新高。 在大多伦多地区的租房市场中,不得不与陌生人共用卧室甚至共用一张床的趋势正在兴起,房主们难以支付高额的房贷,而租户们则努力在合理的预算内找到合适的住处。 图源:blogto 一些人不得不建造临时房间或用简单的隔断将单人卧室分隔开来,以获得更多钱来应付开销,绝望的租户甚至以合适的价格抢到了即使是最可怜的居住空间。 多伦多一位房东在一份令人沮丧的新房源中采用了这种分割房间的策略,以便能够在一个单位中塞更多的租户,一般说来通常是留学生会这样共享宿舍,但此广告则明确写明不租给留学生。 最近Kijiji的一篇帖子写道:主卧半间出租给有工作的男性专业人士共享,广告中显示了一张卧室的照片,其中有一块薄薄的折叠屏隔开了房间的一部分。 广告中下跌:需要干净的不吸烟不饮酒的男性专业人士。只长租。不接受学生。 除了这一严格的要求外,合租者还必须支付每月690加元的不可协商的费用,用于一卧一浴的公寓中的房间一半,其中一侧只有一张比单人床还小的小床和一些塑料盒子作为家具。 更糟糕的是,这个住处离市中心要远得多,位于Flemingdon Park的Wynford Drive,经过两条地铁线、一辆巴士和步行,需要大约一个小时才能到达多伦多市中心。 这个公寓本身也没有什么特别之处,没有阳台、停车位、互联网或其他使租金更有价值的附加福利(尽管这座年久失修的建筑物有健身房和游泳池,水电费已包含在租金中)。 不幸的是,这个住处甚至不能算是我们近几个月看到的最糟糕的公寓房源之一,而且鉴于该市的租金与去年同期上涨了两位数的百分比,达到每月2,620加元的一卧室和每月1,302加元的共享单间,应该说这个价格还是很亲民的,所以很可能会有人以每月690加元的价格接受房东的共享房间的提议。
  • cover
    3天前

    加拿大买房投资 最赚钱和最亏的城市在哪儿?

    加拿大人对于住房投资具有很高的热情,那些在五年、十年、以及二十年前长期持有房产的业主大部分都看到了房价的飞速上涨。然而,最新的一项研究显示,埃德蒙顿是过去五年来房地产投资回报率最低的加拿大城市。 根据在线博彩平台 Datslots 进行的一项研究,过去 5 年的时间里,埃德蒙顿的房价涨幅只有 5.6%,这一数值远远低于加拿大平均水平、以及加拿大其他地区的房市价值变化水平。 该数据研究引用加拿大房地产协会 CREA 的 2018 年的房价数据和 2023 年的数据比对显示,加拿大一些地区在过去 5 年的时间里,房价几乎翻了一倍。 其中,安省的 Tillsonburg 地区房价相比 2018 年房价 $285,400,到 2023 年已经达到 $581,900, 大幅增长了 $296,500 加元,涨幅高达 103%。 排名第二的是大西洋地区的新不伦瑞克省的蒙克顿,涨幅 96%,房价从 2018 年的 $168,600 涨至 $330,400。 排名第三的是魁省的 Mauricie,房价五年上涨 92.2%,房价从 2018 年的 $130,000 涨至 2023 年的 $249,900。 排名第四的是安省的 Rideau-St,房价五年上涨 88.3%,房价从 2018 年的 $295,500 涨至 2023 年的 $556,400。 位列全国第五高回报率的地区是:安省的 North Bay 房价五年上涨 85.9%,房价从 2018 年的 $220,000 涨至 2023 年的 $408,900。 而全国来看,过去 5 年投资回报率最低的城市是阿省的埃德蒙顿:2018 年当地房价为 $356,600,到 2023 年房价涨至 $376,800,仅有 2 万加元的差距,涨幅只有 5.6%。 其次是里贾纳(+7.7%),房价从 2018 年的 $296,000 涨至 2023 年的 $318,700 纽芬兰与拉布拉多省的的圣约翰斯涨幅位列倒数第三:15.4%,房价从 $286,500 涨至 $330,500。 萨省的 Saskatchewan 在过去五年涨幅 16%,房价从 $245,000 升到 $285,900。 根据加拿大房地产经纪公司 21 世纪公司此前发布的年度每平方英尺价格调查显示,加拿大房价随着利率上升而下跌,但如果从长期来看,仍然处于上涨趋势。 21 世纪执行副总裁 Todd Shyiak 表示,他们认为市场必须从过去几年的高点回落,现在已经看到了去年开始的利率增长的影响,但需要从更长期的背景下观察数据的变化。
  • cover
    3天前

    加拿大毕业生买不起房竟是这个原因……

    安省房地产协会(OREA)的一项新民意调查显示,大量年轻人正在推迟在安省买房,并将学生债务视为推迟这一行为的“主要原因”。 OREA首席执行官Tim Hudak在周三发布的一份书面声明中表示:“学生债务不仅仅是经济负担,也是许多安省年轻人及其家庭实现加拿大住房梦想的最大障碍。” “我们的研究表明,学生贷款的比重在很大程度上加剧了住房负担能力危机,如果不加以解决,将导致安省年轻房主的减少。” 根据Abacus Data进行的民意调查,超过一半因学生债务或贷款的高等教育毕业生仍在努力偿还这笔钱。 报告发现,这些毕业生目前平均欠债约$14,500加元。 OREA报告还发现,债务超过$5,000加元的毕业生一致认为,学生债务使存钱买房变得更加困难。这促使该省的一些年轻人寻找安省以外的购房地点。 调查显示,42%的毕业生正在考虑离开安省,搬到生活成本较低、住房条件较好的省份。 调查还发现,由于住房成本高昂,近一半接受调查的毕业生家长表示,他们计划在未来十年和爸妈住在一起。 报告称:“这将阻止更多的住房供应进入市场。” 尽管背负着债务,很多毕业生仍然对拥有住房抱有强烈的渴望。报告继续称,大约75%的受访者表示他们希望拥有一套住宅房产,至少80%的毕业生支持各种政府干预措施来解决住房负担能力问题。 OREA提出了多项建议,帮助减轻安省学生的债务负担,包括调整加拿大的首次住房储蓄账户计划,以减轻向该账户缴款的学生债务。 该协会还建议安省应该永久消除所有省级学生贷款的利息,目前这项政策已经对联邦学生贷款生效。 它还呼吁省政府将贷款偿还宽限期从六个月延长至一年,以便让学生“再有六个月的时间获得稳定就业并省些钱”。 Hudak说:“各级政府和行业需要共同努力,让安大略省的毕业生能够负担得起。” 该调查使用了两个样本进行民意调查,其中包括750名承担学生债务的高等教育毕业生和750名没有承担学生债务的毕业生。 该调查还对1,500名毕业生家长进行了调查,其中750名子女有债务,750名子女无债务。该调查于6月26日至7月7日进行,数据按地区、性别和债务进行加权。
  • cover
    3天前

    BC租金高涨罪魁祸首竟是它?!研究称租客因此多付数十亿租金

    短期租金对BC省的长期市场产生重大影响,根据麦吉尔大学的一份报告,这可能意味着居民要多支付数十亿加元的租金。 这份“开创性的报告”由麦吉尔大学教授 David Wachsmuth 博士完成,它揭示了商业短期租赁如何影响 BC 省的租金成本。   该报告中最令人瞠目结舌的发现之一是,2023 年 6 月,短期租金从 BC 省长期市场上减少了 16,810 套住房,与 2022 年 6 月相比增加了 19.1%。 此外,报告还发现,“如果没有商业短期租赁”,2016 年至 2021 年间,BC省的租户将节省 20 亿加元的租金。 如果不是 2022 年短期租赁市场的复苏,BC省大中城市社区的平均月租金将增加 20 元。 “我们估计,2022 年 BC 大中城市家庭支付的 100 亿元租金总额中,有 4.55 亿元是商业 STR 造成的。” “在全省范围内,商业运营商比房屋共享者更好地抵御了这一流行病。” 报告称,虽然有许多临时住房共享者,但短期租赁市场由“数量少得多的商业运营商”主导。 根据今年 6 月温哥华海岸和山脉地区每日活跃房源数量 12,860 份计算,房东收入总计 5,930 万元,比去年增长 30.3%。 疫情阻碍了短期租赁市场的增长,但到 2022 年,所有地区都将实现“强劲增长”,报告补充说,疫情的影响现已消退。 “2020 年,当商业 STR 数量因疫情而大幅下降时,租金增幅比平时少了 29.7%。相比之下,由于当年商业 STR 的复苏,我们估计 2022 年租金将比基线增长 16.6%。” 报告称,省、市应分担监管执法责任。 各省、市的应对措施如何? 温哥华最近宣布将短期租赁许可费从109加元提高到1000加元。然而,根据一些商业短期租赁业主的收入,费用上涨对他们的影响可能不会像小家伙那样大。与此同时,该省正在研究规范市场的方法。 报告称,短期租赁市场正在“侵蚀整个 BC 省的租赁住房负担能力”。 当您知道商业短期租金会影响您在 BC 省支付的租金时,您有何感受?让我们在评论中知道。
  • cover
    4天前

    加拿大住房部长:如果你买不起房,赶快打这个电话

    随着加拿大人越来越难以应对这个国家令人难以置信的高昂生活成本,联邦政府承诺至少在房屋价格方面有一线希望,或者说,在未来几年将会有一点希望。不过部长确实给买不起房的人指了一条明路,那就是赶快给当地政府打电话,好像打了这个电话问题就可以解决了似的。 在周二的新闻发布会上,国会领袖 Karina Gould和联邦住房部长Sean Fraser概述了渥太华计划应对全国住房危机的方式,并说新的措施即将推出,旨在增加房屋供应并希望降低价格。 但他们在回答问题时承认,增加房屋建设需要时间,他们目前还没有新的措施来帮助那些无法承受加拿大当前租金和房价的人。 住房部长Sean Fraser甚至建议那些“无家可归”的人与目前无法在预算内买得起房的人与当地政府联系,部长的这一声明让人们感到非常震惊。 他说:“今天没有其他选择的人需要联系实际管理基层支持的地方政府”,并指出符合条件的人可以申请现有的加拿大住房津贴。 部长还指出,联邦政府一直在投资低于市场价格的可负担住房单位,并提供额外的庇护系统支持。 但是,这些措施都不适用于大多数已经被市场排斥在外并且政府承诺要帮助的公民,政府誓言要提供帮助,尽管联邦政府说正在制定一项全面的住房法案,而且据说显然是专门针对中产阶级解决住房负担能力问题的。 图源:blogto 解决危机的方案包括:为重新启动因开发成本增加而暂停的项目添加新的激励措施,包括取消新公寓建设的商品服务税(GST)和住房加速基金,以及改变政府允许建房的方式。 部长强调了重点会关注加拿大劳动力建造房屋的生产能力,确保首次购房者能够迈出第一步,并让目前在市场上的人长期留在市场上。 他说:我们正在迅速推进将产生实质影响的措施。“事实是,我们需要继续面对许多不同的挑战……但我们可以找到解决导致加拿大住房短缺的具体问题的方案,并实现一个更好的目标,让越来越多的加拿大人有机会获得住房。找到一个他们负担得起的地方。”   来源链接: https://www.blogto.com/real-estate-toronto/2023/09/canadian-government-tells-people-call-authorities-cant-afford-housing/  
  • cover
    4天前

    加拿大10大城市买房需要多少收入?看完温哥华人抑郁了

    根据一份新报告,如果你想在温哥华购买一套房子,你需要年收入接近25万加元。 在线抵押贷款经纪公司RateHub对加拿大10个城市的住房负担能力进行了调查,该公司表示,在7月至8月的一个月时间里,由于抵押贷款利率飙升,在温哥华购买一套平均价值120万加元的住房所需的最低年收入升至24.61万加元。 7月到8月期间,温哥华的房价下跌了2,300元,降幅几乎可以忽略不计,仅下降了0.2%,远远不足以抵消增加的借款成本。 “在温哥华,尽管平均房价下降了2,300元,但由于抵押贷款利率上升,购房可负担性恶化,需要额外收入1,480元才能购房,” Ratehub.ca的联席首席执行官詹姆斯·莱尔德(James Laird)在一份声明中说。 7月,加拿大央行将其基准利率上调25个基点至5%,这是自2022年3月以来的第10次加息。 Ratehub.ca的报告显示,按揭利率从7月份的6.12%上升到8月份的6.22%,上升了10个基点,这个报告使用了加拿大五大银行五年期固定利率的平均值。 维多利亚是该报告中包括在内的另一个卑诗省城市,房价月环比上涨了100加元。8月份,购房者若想成功购房,年收入需达到184,800加元,比7月份增加了1,420加元。 多伦多是加拿大购房成本第二高的城市,8 月份需要 23.33 万加元的年收入。但这一数字比 7 月份低了近 2000 加元,原因是房价大幅下跌了 1.98 万加元,这是房价环比跌幅最大的一个月。 在这份报告中研究的10个城市中,有4个城市的平均房价上涨:卡尔加里、蒙特利尔、哈利法克斯和维多利亚。 而有6个城市的房价下降,包括温哥华、多伦多、汉密尔顿、温尼伯、埃德蒙顿和渥太华。 降价只在多伦多和汉密尔顿两个城市中导致了购房可负担性的提高。 根据加拿大统计局的数据,2020 年温哥华一人家庭的收入中位数为 4.64 万加元,两人或多人家庭的收入中位数为 11.2 万加元。
  • cover
    4天前

    奇葩!华人大温买房登记远亲名下 12年后要不回来了

    最近,BC省最高法院审了一桩华人之间非常奇葩的案子。 12年前,原告陈先生在本拿比花$62.8万买了一套公寓,现如今价值近百万加币($95.7万),房价的涨幅原本值得人欢喜,可现在,房子拿不回来了。照陈先生控诉被告包先生的逻辑,他当年因为某些私人原因,说好了把房子登记在包的名下,可现在,包先生一家人“翻脸不认人”了。 一怒之下,陈先生只好寻求法律手段。 根据BC省最高法院公开的文件显示,陈先生于今年6月将被告包先生告上法庭,此案于今年8月开庭,但目前暂无结果,要等到2024年4月份再次开庭。 究竟两人之间发生了什么,让法官如此难裁定呢? 陈先生说,2011年4月,自己想在加拿大投资房地产,但陈先生人在国内,不熟加拿大的行情,于是问自己的丈母娘王女士,王女士说,家里有熟人在加拿大,她来介绍。 于是丈母娘联系到了自己另一个女婿,王先生。 陈先生因为本身和王先生就是连襟关系,再加上丈母娘开口,当然非常信任。 王先生替陈先生找到了在温哥华从事房地产工作的包先生,也就是此案被告人的父亲。为方便称呼,包父我们简称为老包,包子我们简称为小包。 老包当时就建议陈先生拿下这套本拿比的公寓。陈先生也很看重这套房子。然而,他在国内没办法一次性转出大额资金来付房款,于是委托自己的丈母娘,先用她在加拿大的银行账户垫付。丈母娘付了钱,一共是两张银行汇票,一张是6.5万,一张是57.5万。 2011年5月,丈母娘王女士替女婿陈先生和老包签了合同。 然而,老包说:“你这要交海外买家税啊,你在Langara已经有了一套房,你丈母娘又是持旅游签证过来的,放你们谁名下都不划算。” 老包提议,把房子挂在自己儿子小包的名下,因为他是加拿大人,而且名下没有任何房产。 陈先生声称,他当时就信了,签了合同,合同里书面附录清楚写下,陈先生的岳母同意小包先生的名字将用于该房产的所有权。因为是投资房,陈自己也不会过来住。肥水不流外人田,正好连襟王先生的女儿(陈先生的外甥女)来到了温哥华留学,需要有地方住,这房子就给了小王住,直到2017年。 突然,这个时候,包家人和王家人闹掰了,包家人对这栋公寓也开始发难。 老包要求小王从公寓搬走,起初陈先生觉得这事儿和他没关系。可后来发现,自己才是被坑的最惨的一个。 陈先生看房价一直在涨,想着把房子卖掉,可老包翻脸了:“这房不是你的,是我儿子小包的。” 这下陈先生傻了眼,闹来闹去,告上法庭,来落了个证据不足!法官表示,陈先生拿不出证据,证明自己是委托了丈母娘帮自己买房。 尽管陈先生指出,他和老包就是合同关系,交易结束后他还给了老包$10万,用于支付装修、维护、物业费和财产税的费用。并且,这笔钱花完后,陈又通过王家人,每年给包家$10万用来打理房子上产生的费用。但这方面,陈先生也拿不出任何的文件证据。 陈先生只有小王的口供。小王妹子说,她五年一共从父母手里拿到了$5万,父母说,确实是陈先生给的。可问题是,这笔金额也和陈先生所说的有出入。 而王家和包家之间,就更drama了。王家和包家之所以认识,也是有姻亲关系。老包的岳父母是王家的亲戚。老包提交了一些证据,声称王先生欠了他的钱,因此,王在2010年答应送给他一套房子来还债,也是作为结婚礼物。 老包声称,王告诉他,房子会由陈先生替他买,因为他这边资金数额有限制。 等等,姐夫替妹夫还债?!这操作,也挺神的。 看到这里,小编有一个不祥的预感——如果老包和陈先生都没说谎的话,搞不好是王先生仗着和两家都是亲戚,两头都骗了? 老包表示,房子是他挑的,陈先生只是用来付钱的。
  • cover
    4天前

    因房价便宜从温哥华搬去卡尔加里的人 后悔了吗?

    尽管从城市规模来看,温哥华和卡尔加里差异不大,但从华人比例就能看出,温哥华的受欢迎程度要高很多。 在气候、饮食、日常活动等方面,温哥华都明显领先于卡尔加里,还有华人调侃道“卡尔加里除了班夫,什么也没。” 然而,房价的巨大差异,仍然让不少华人选择从温哥华搬去卡尔加里,毕竟100万的价格在温哥华只能买套公寓,在卡尔加里却能买到豪华独立屋。 因为房价更可负担而去卡尔加里,在2022年之前也许没错,但随着卡尔加里过去一年房价涨幅领跑全国,似乎连“房屋可负担”这最后的显著优势也消失了? 近日在本地华人论坛上有一篇帖子名为:《从温哥华搬去卡尔加里的人,现在后悔了……》。 帖主表示:“在温哥华买不起租不起房的人,想在卡尔加里不错的地段买房租房,还是买不起租不起。” “如果为了便宜去卡尔加里郊外买房租房,那就更没有意义了,还不如留在温哥华远郊。”此言一出,引发了大家的热烈讨论,观点分成两派,一是“确实不值得”,二是“仍然很便宜”。 房价骤增40%,那又如何? 追求房屋性价比,并且仍有打算移居卡尔加里的大温华人,算了一笔简单的账。 2021年在卡尔加里买一套好区独立屋需要100万,之后暴涨了40%,但也只需要140万。2021年在温哥华买一套好区独立屋需要300万,之后哪怕只涨10%,也要330万。就算接下来2年卡尔加里房价再暴涨40%,无非就是涨到196万,而温哥华再涨10%,仍然需要363万,差价还是快1倍!况且,卡尔加里房价不可能无休止暴涨。 所以能得出结论: 如果你真的想住大房子,却真的囊中羞涩,同时又想尽可能住在大城市,而不是草原省份、大西洋省份这些看起来更偏僻的地方,那除了卡尔加里还有谁?埃德蒙顿?埃德蒙顿的冬天你去试试…… 这个观点的反驳者,给出的理由也很明确:综合来看,卡尔加里的房价就只配是温哥华的30%~40%左右,一旦上升到50%~60%甚至70%,那性价比就相当低。还有,一些从温哥华搬去卡尔加里的人,不见得真的是去自住的,多半为了投资,目前是赚了不少,但继续持有的话,谁知道泡沫会不会破裂? 卡尔加里整体环境,无法和温哥华相比? 有不少华人的观点是:不能只比房价,还要比收入和就业机会,就算你在卡尔加里买房节约了100万,但如果每年收入比温哥华低5万,那么过20年……目前,卡尔加里的经济仍然以石油天然气为主,虽然兼具金融、旅游、技术行业,但都不如蓬勃发展的温哥华。至于石油天然气,在新能源成为趋势的年代,走下坡路是迟早的。 别忘了,卡尔加里市中心的办公室空置率可是全国领先的!虽说温哥华算不上什么特别活跃的就业城市,但比卡尔加里还是好不少。除非你就是为了找一套大房子养老,别的不在乎,不需要工作,那倒是可以考虑卡尔加里。但话又说回来了:冬天的气候你能承受吗?花这钱,不如去BC内陆环境好的地方买套养老屋。 事实上,BC省基隆拿周边区域正好是卡尔加里人最爱投资置业的地方,这足以证明“卡尔加里只是房子大,并不表示整体生活环境好。”对于这个观点,反驳者的理由也很明确:卡尔加里和温哥华一样,是世界宜居城市的前10,还曾力压过温哥华,难道评委都是傻子吗? 至少在宜居程度上来看,很多卡尔加里的支持者坚信:也许不如温哥华,但最多是略输一筹而已。 不要把卡尔加里的气候,贬的一无是处 最后要说的一点是:卡尔加里的气候的确比不上温哥华,但也不要贬的一无是处:卡尔加里的冬季虽然寒冷漫长,但真正零下30度左右的寒潮天气也不会超过一个月,而卡尔加里的夏季温暖,全年少雨。 温哥华在温度上虽然有优势,但漫长的雨季是无法回避的问题。对喜欢阳光且不怕冷的人来说,卡尔加里的气候未必就比温哥华差。同理,也不要把温哥华的高生活成本贬的一无是处,尤其在对比房价的时候,有人甚至拿温哥华西区的房价,去对比卡尔加里最便宜社区的房价……对比出来当然是天壤之别。在对比时,凡事都得理性一些。 综上,大家在评判温哥华和卡尔加里孰优孰劣的时候,绝对不能直接武断下结论,不能去因为一个显著的优点或是缺点,就轻易地给他们分高下,这对两座城市都不公平。至于从温哥华搬去卡尔加里会不会后悔,完全取决于你最在意的是什么。
  • cover
    5天前

    不加息也托不起房市! 预计加国房价一直跌到明年降息

    有机构指出,尽管央行9月暂停了加息,但是加拿大的房地产市场不会再像今年春季那样出现反弹,而是会继续下调。 Desjardins表示,上周末,8月份全国房屋销售下降了4.1%,这是连续第二个月下降,也是自加拿大央行于2022年开始加息以来的最大降幅。 今春,当央行首次暂停加息时,房地产市场恢复生气,出乎经济师们的意料。到了6月和7月,央行恢复加息,迅速抑制了市场的反弹,但是本月加拿大央行再次暂停了加息。我们能期待看到房地产市场再次反弹吗? 蒙特利尔银行(BMO)高级经济师Robert Kavcic表示,不要指望反弹了,因为这一次“房市的阻力比央行上次暂停加息时更强”。 他在报告中写道:“加拿大央行9月6日暂停加息将有助于缓解市场的心理压力,考虑到潜在人口的需求,市场不会完全被冲销,但有几个原因表明,这次暂停可能不会像春季那样带来同样的反弹。” 首先,卖家们正在重返市场,这是春季没有的。 Kavcic说,今年3月,新上市的房屋数量是2003年以来的最低水平,当时“房主不想或不必在低迷的市场中出售房屋。”现在新上市的房屋数量正在飙升至历史标准,8月份比去年同期增长5.5%,而且正在建设的房屋数量将会进入市场。 随着越来越多的房贷需要续期,出售的压力也会增加。加拿大央行已强调,当房贷以高得多的利率续期时,人们担忧家庭偿还债务的能力,一些家庭的还款增加了多达40%。 这一次,房贷利率短期内不会出现下降。 Kavcic说,今年春季,市场预计会出现经济衰退,并预计2023年下半年会降息。随着债券收益率下降,较短期的固定房贷利率降至5%以下。 现在收益率高企,而央行在9月份的强硬表态阻碍了市场反弹,使目前最低的房贷利率比春季最低的利率高出约100个基点。 然后是经济问题。 就业市场最近几个月走弱,失业率较去年低点上升0.6个百分点,职位空缺较上年同期减少23万个。 Kavcic说:“现在的就业市场还不算‘疲软’,工资增长依然强劲,但可能会出现一些波动。” 牛津经济研究院(Oxford Economics)认为,随着经济走向衰退,房地产市场的调整将持续到2024年。 牛津经济师Tony Stillo表示:“失业人数增加,收入不稳定加剧,再加上房贷利率上升,将削弱住房需求,可能导致更多房屋被迫出售。” 他表示,8月份平均房价经季节性调整环比下跌2.3%,过去3个月累计下跌5.2%,抹去了春季反弹的大部分增幅。 牛津预计,到明年年中,加拿大房价将再下跌5%至10%,从而使房价较2022年峰值的整体跌幅达到20%至25%。 加拿大皇家银行经济师们还预计,随着利率上升、负担能力挑战和“衰退”构成的三重障碍,楼市降温将持续到整个秋季。 皇家银行助理首席经济师obert Hogue表示:“任何实质性的复苏都必须等到2024年利率下降。”
  • cover
    5天前

    年收入要多少 才能在温哥华和多伦多买房?

    据一家网络抵押贷款经纪公司称,根据上个月最新数据,想要在温哥华买房子,你一年至少要有接近 25 万元的收入。多伦多情况也好不到哪里去,需要 23.3 万元年收入才能买房。 Ratehub.ca 发布月度报告,使用平均房价、抵押贷款利率和压力测试利率来计算金额,温哥华的住房可负担情况最糟糕。8 月份,一个人或一个家庭需要有 246,100 元的年收入能力,才能在温哥华购买房屋。 根据 Ratehub.ca 的数据,尽管平均房价小幅下跌,但负担金额上涨的原因是利率。 Ratehub.ca 联合行政总裁莱尔德 (James Laird) 在一份新闻稿中表示:「与前几个月一样,温哥华的住房可负担能力不断恶化。」他说:「在温哥华,尽管平均房价下降了 2,300 元,但由于抵押贷款利率上升,负担能力恶化,买房需要 1,480 元的额外收入。」 该报告比较了加拿大各地的主要市场,而温哥华的平均房价最高,达到 1,208,400 元。 根据 2021 年人口普查数据,温哥华人的年收入中位数为 42,000 元,一个家庭年收入中位数是 82,000 元。大约五分之一的家庭每年收入为 15 万元或以上。 温哥华也是全国衡量收入不平等的基尼指数排名最高的城市之一。温哥华 16% 的人收入位居加拿大前 10%,而 15% 的人收入属于加拿大后 10%。 8月份的多伦多的平均房价 1,141,400 元,需要有年收入 233,300 元的年收入才能买得起。
  • cover
    6天前

    BC惊现1万块房源?!专家提醒别被“坑”

    房价贵上天,怎么突然冒出一批价格一万多的房子?这样的房子能不能买? 据cbc新闻9月18日报道,在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基洛纳(Kelowna),一块占地 10 英亩、价值不到 500 万元的土地起拍价为 31,562元。 在科莫克斯谷(Comox Valley)的中心地带,一套四居室住宅的起价为 12,931元。 在乔治王子市,一栋上世纪中期的牧场房屋挂牌价不到 10,000元。 现在是不列颠哥伦比亚省各地的税收拍卖季节,精明的投资者可以从他人的不幸或失策中获利。 每年 9 月的最后一个星期一,市政当局都会举行一年一度的拍卖会,今年的拍卖会将在 25 日举行,拍卖的都是三年未缴税的房产。 起拍价为底价,即未付税款和其他费用的价值。 根据市政当局的社区章程,这些房产通常会在拍卖前至少几周挂牌。 然而,这种高风险的机会一直被批评为不公平,需要改进。 很可能没有所有权 库特尼市金融服务主管亚当-兰根迈尔(Adam Langenmaier)说,这些高风险的房源很少会出现。 在库特尼市,本周初有两处房产挂牌拍卖。到周五,只有一处。Langenmaier 说,到下周一很可能就没有了。 Langenmaier说,业主只需支付三年未付税款中的第一笔税款,就可以避免房产被拍卖,即使房产真的被出售,业主通常也有长达一年的时间来支付税款,外加管理费和利息。 他说:"你可能会在25日买下全省所有在税款拍卖会上出售的房产,但你最终真正拥有它的可能性可能微乎其微。” 高风险交易 Langenmaier说,在他担任库特尼市和鲍威尔河市首席财务官的多年经验中,他只见过一处房产在税款拍卖会上售出,那是一块位于丛林中的林地,安大略省的某个人从曾祖父那里继承了这块地,但却无意使用。 至于是哪种类型的业主让自己的房屋或企业积累了三年的市政税,Langenmaier 说,这其中有面临经济困难的人,也有外国投资者,还有出于某种原因忘记缴税的人。 对于潜在投资者来说,税款出售可能是一项高风险活动。 挂牌房产按现状竞标,竞标者不能进入房产实地考察。竞标者在竞标前应做好调查,以了解房产是否存在任何问题,如环境破坏,或是否受地层法等其他条件的限制。 即使竞标成功,他们也要在拍卖一年后才能获得房产。 如果没有发生这种情况,房主付清了房款,成功竞标者将获得竞标价的返还,外加利息。 处于险境的弱势群体 在极少数情况下,出售确实会顺利进行,但也可能存在其他问题。 2021 年,省监察员杰伊-查尔克(Jay Chalke)发布了一份名为《争取公平》的报告: 10,000元的财产税债务如何导致弱势群体失去家园。 该报告重点介绍了彭蒂克顿(Penticton)一名妇女的案例,该市在 2017 年以其评估价值的三分之一拍卖了她的房子,导致她失去了自己的家和数十万元的资产。 查尔克在审查中发现,这位被称为威尔逊女士的妇女有钱付清税款,但由于健康问题,她需要帮助才能付清税款。 该报告提出了五项建议,包括市政事务部为市政当局制定通俗易懂的信函模板以通知业主,审查底价以更好地反映房屋的评估价值,以及发布如何保护弱势人群的最佳做法。 次年,奥肯那根(Okanagan)的一个乡镇在没有任何通知的情况下在税务拍卖会上出售了一名男子的房产,该乡镇对此公开道歉,并表示在出售后的几年里对其流程进行了 "实质性的修改"。 Spallumcheen 镇政府还被勒令向前土地所有者安东尼-摩根(Anthony Morgan)支付 35 万多元,原因是该镇政府在拍卖其农村房产时没有履行法律责任,没有让他了解 2017 年的拍卖情况,也没有采取必要的措施防止拍卖。
  • cover
    6天前

    楼市停滞?!加拿大8月份新屋竣工率下跌1%

    加拿大抵押贷款和住房公司表示,加拿大8月份新屋竣工率较7月份小幅下降 1%。 加拿大住房机构表示,8月份经季节性调整的新屋开工年率为252,787套,而7月份为255,232套。8月份城镇新屋开工率下降1%,至233,075套。 城市多单元开工率下降1%,至191,250套,而城市独立屋开工率上升2%,至41,825套。农村年开工率估计为19,712套。 8月份经季节性调整的新屋开工年率的六个月移动平均值为244,507套,比7月份242,552套增长0.8%。 (图:加通社)T11  
  • cover
    1星期前

    【一文读懂】谁能建?建多大?温市住房新政出台详解

    【一文读懂】如何建?建多大?温市房屋新政出台详解 温哥华市议会周四(14日)通过了名为「缺失中的中型住房」(Missing Middle Housing)的议案,准许在单一独立屋的地块上,兴建多个住宅单位。 市府昨公布更多细节,解释这项重大的土地附例修订。根据已获通过的修订案,市内房屋业主今后可以在每个独立屋地块上兴建3至6个住宅单位,具体数目视乎地块面积而定,最高可建3层(不高于37.7呎)。 如果所建的房屋是专门用作出租,可兴建的单位则为7至8个,而其中一个属于业主自用。 如果是地积比(floor area ratio)超过地块面积0.7倍的较大型分契式多单位房屋,则需额外支付固定比率的密度附加费,或以低于市价的50%折扣,向中等收入家庭提供其中一个单位。 然而,地块上的主屋最大建筑面积,将因应地块面积下调14%,「后巷屋」(laneway house)的最大建筑面积则上调最多至56%,藉此将密度由主屋转移到后巷屋。 举例来说,一块33呎乘122呎的标准独立屋地块,主屋建筑面积的上限,将从现时的2,800平方呎下调至2,400平方呎。 此外,修订案亦涉及考虑将电梯和其它无障碍空间,豁免于建筑面积规限外,以及加入关于保留文化遗产特色政策的考虑。 市政府的构想是,相对于单户独立屋,这些住宅会让更多人能够负担得来。 新修订还包括将市内划分为的9个独立屋分区合并为一,以统一规范,便利居民。 市府预期可于今年12月起,接受兴建这类型多单位住宅的申请,并估计每年申请的单位数目约为200个,主要包括Oakridge、Kerrisdale和Point Grey等西南部地区,而由于Shaughnessy区于2015年被列为文化遗产保护区,新例将不适用于该区。 有业内意见指出,温市每年需增加数以千计的住宅单位才能满足需求,每年仅增200个,如同杯水车薪。 市府表示,没有提出容许更高密度的方案,主要是因为忧虑这些低密度社区的公共设施,可能不胜负荷,特别是下水道,需要投入大量投资才能配合。部分对增加密度持反对意见的公众人士,也对街道泊车位需求增加表示担忧。 另外,本拿比市府亦通过修例,容许在独立屋加建「后巷屋」及在孖屋设立「次级套房」。相关新闻详见另文。 图:加通社、温哥华市政府 V20
  • cover
    1星期前

    加拿大这个省份最难买房!第一名竟然不是BC?!

    一项新的研究揭示了加拿大最不适合买房的地方,这可能会让您感到惊讶。 MetroVancouverHomeSource.com根据每个省的平均房价和年收入中位数来确定排名。 虽然BC省的房地产市场因其难以承受而一次又一次成为头条新闻,但实际上安省以 20.97 分(满分 100 分)获得了这个不那么令人垂涎的奖项。 “该省的平均房价高达 931,870 元,而年收入中位数为 41,690 元。安省的生活成本也很高,其中儿童保育、食品和家庭维护成本也很高。然而,该省的医疗费用是所有十个省份中最低的。”报告发现。 显然,由于“平均抵押贷款保险费最低”,BC省的购房机会稍高一些。但 2023 年房屋的平均成本将高于安大略省,与 2022 年相比大幅上涨,并且仍然是艾伯塔省的2倍多。 研究称:“该省的平均房价最高,为 996,460 元,此外,生活成本也很高,公共交通、医疗保健和教育费用也最昂贵。” 但根据这项研究,阿尔伯塔省的政客们广泛传播了负担能力的信息,但与其他地区相比,该省的所得税、水费、保险和医疗保健费用仍然很高,而且可购买的房屋数量也较少。 然而,“该省的平均房价为 447,444 元,艾伯塔省的年收入中位数为 44,850 美元,是所有十个省中第二高的。” 以下是最容易买房的省份和平均价格的完整排名。 纽芬兰和拉布拉多 ($291,806) 新不伦瑞克省 ($289,785) 爱德华王子岛 ($388,844) 新斯科舍省 ($411,784) 马尼托巴省 ($360,373) 魁北克 ($483,573) 萨斯喀彻温省 ($303,260) 艾伯塔省 ($447,444) BC省 ($996,460) 安大略省 ($931,870) 您对这项研究感到惊讶吗?让我们在评论中知道。
  • cover
    1星期前

    本拿比准建「后巷屋」及「次级套房」!周一起接受申请

    本拿比市府将于下周一(18日)开始接受兴建「后巷屋」的申请。 本拿比市日前通过修订附例,准许市内住宅业主在后院范围兴建「后巷屋」(laneway home);而并排式房屋一类半独立式房屋(semi-detached house),则可间隔兴建「次级套房」(secondary suite)。 这些「后巷屋」和「次级套房」不可与主屋分开出售。 本拿比的后巷屋可作为长期租用房屋出租,但不可用作短期出租。 市府表示,根据新例,后巷屋最高可达两层,面积介乎350至1,507平方呎之间(取决于地块大小)。 本拿比共有约2万个房屋有这类可以通往车道的地块。 「次级套房」是指附设在房屋内,有独立客厅、厨房和通往外间的出入口的套房。 据市府公布资料,半独立式住所是指具有两个相邻单位的住宅(俗称「孖屋」)。新例实施后,这类住宅将可设立两个「次级套房」,即每个单位各设一间。 市府称,这是本拿比「住房有选择」(Housing Choices )计划首阶段的一部分,希望藉此能使这些类型的房屋建成多代同住的住房,让父母或子女一同居住在家庭拥有的土地上。 市府认为,此举除可提供更多崭新和灵活的住房选择外,还有助业主增加收入。 图: 本拿比市府  
  • cover
    1星期前

    1800元月租换成4150元房贷 夫妇整天吵架夜不能眠

    Image by Nattanan Kanchanaprat from Pixabay Netflix实境节目「致富攻略」(How to Get Rich)和「我教你变成有钱人」(I Will Teach You To Be Rich)播客主持人塞提(Ramit Sethi),日前在节目中迎来一对因买房而陷入财务问题的西雅图夫妻乔纳森(Jonathan)与雪洛姆(Shalom);这对夫妇急着买下一套73万元的房屋,把每月1800元的租金换成了4150元的房贷,搞得乔纳森每晚恐慌症发作,夫妻俩也为是否要花钱买家具而吵架。 塞提指出,这对夫妇跟随了一个导致许多买家陷入困境的趋势,也就是根据房产行销,而非根据自身能力来买房;为了避免犯下同样的错误,塞提鼓励有意买房的人,在出手前先回答以下五个问题: 1. 会住十年以上吗?塞提指出,房屋是长期投资 ;因为买房成本高昂,收回成本需要时间,且其中还有许多经常被忽视的花费,包括成交、装修和搬家费用等。 2. 每月住房费用是否低于总收入的28%?贷方都认为,每个月房贷占每月总收入的28%或更少,是可承受的范围,这被称为「前端比」(front-end ratio)。 但就算前端比低于28%,也不保证你能负担得起这房子;即使贷方批准了你的借贷,房贷仍可能超出你的预算;因为贷方的计算方式,并没有包括主要非债务费用,像是托儿和杂货费用等。 3. 20%的首付存到了吗?根据塞提的网站:「若还没存到20%的首付,那你就还没准备好买房。」塞提指出,这笔钱除了用来避免私人房贷保险(PMI)外,也证明你知道如何省钱。 但即使你没有20%的首付,房贷也是可能会通过,不过首付越高,房贷条件就会越好越实惠。 4. 能接受房子贬值吗?塞提强调,不要以为房子一定会升值。虽然根据联邦住房金融局(Federal Housing Finance Agency)数据,房屋平均每年升值约4.3%,但这个增长并非是线性的,而且难预料的市场趋势,像是高涨的利率或当地房市空房过剩等,都会导致房屋出售困难。 5. 很兴奋要买房了吗?塞提指出,若你对买房感到害怕,那就别买了。厘清自己的财务和情绪并不容易,爱上一套房子可能会影响判断力,之后几乎都会经历一定程度的后悔;若不是因为买房是个对你有好处的稳健财务决定,那就别买了。
  • cover
    1星期前

    烂尾四年!大温华裔男子首付款全赔无处维权

    加拿大华人买楼花项目烂尾四年 首付款全赔无处维权 在温哥华列治文市中心的一个大型楼盘开发项目——目前处于债权人保护状态,可能会在接下来的几个月内向市政府提交新的建筑许可申请。 市政府已经确认,他们也等待着针对Atmospher项目的新建筑许可证。这个楼盘已经停工近两年,规划有800多个单元。在疫情早期项目的资金断链后,位于列治文No. 3 Road和Alderbridge Way的Atmosphere楼盘的建设就陷入停滞,建筑许可证也已过期。 “每次我路过,我都能看到我和其他业主的钱就这样闲置在这个巨大的坑里。” Joshua Chang是购买Atmosphere项目楼花的业主之一,他是周一早上来到No. 3 Road的项目展示厅的几位业主之一,希望他们的关切和声音能够得到关注。目前工地就是一个巨大的坑洞,许多预售业主除了等待之外无能为力。 “从我们听说这个项目被暂停并没有进一步发展的那一刻起,一直以来都令人非常沮丧,对每个人来说都很伤心。” Chang说道,他在Atmosphere项目中投资了25万元购买了一个三居室的公寓,相当于总价的四分之一。他告诉Richmond News,自2021年以来,他和他的房地产经纪人多次致电和发送电子邮件给开发商South Street,询问关于修建的下一步或退款方面的信息都被无视。 与许多预售业主一样,29岁的Chang正在寻求来自开发商和市场营销公司Magnum的答复。他说:“我希望他们至少试着通过与我们这些已经遭受了将近四年等待之久痛苦的业主面对面,解释一切,帮助我们一点。”"我想要的是拿回我的钱,如果还有其他买家想要继续修建,那么我可能会考虑重新购买,但目前我还不太确定。"我现在唯一的信息就是Romspen Investment Corp提起的诉讼,但我不知道那会不会成功。” 这块地已经被清理和挖掘,留下了一个巨大的坑洞。Alderbridge Way Limited Partnership的业主去年四月申请了债权人保护,以重组其业务。Alderbridge Way LP在债权人保护计划中提交的文件显示,业主计划在11月1日前提交建筑许可申请,并希望在明年三月获得许可。开发计划包括一座办公楼和六座住宅楼,共有824个住房单元,其中112个将是市场租赁住房,38个是可负担租赁住房单元。 Alderbridge Way LP,也就是Atmosphere的业主,在一份声明中表示,他们希望向预售买家保证他们的定金已经受托保护,并且优先考虑“继续维护他们的合同和推进项目。”此外,该公司表示,没有买家正式要求取消他们的定金,这些定金是“安全的”。  
  • cover
    1星期前

    数字惊人!加拿大按揭贷款房产中投资者占了30%,比疫情前还多

    根据加拿大央行的最新数据,投资者在大流行期间占据了更大比例的房地产市场,因为利率低,他们拥有的抵押贷款房屋比三年前多了10%。 加拿大央行表示,截至2023年第一季度,投资者拥有加拿大30%的抵押贷款房屋,而在大流行之前这一比例为20%。投资者的比例落后于首次购房者,首次购房者占市场约42%。再次购房的人,即已有房屋的业主,不论是小换大还是大换小,占大约27%。 在2020年至2022年的房地产狂热时期,当利率降至2%或更低时,大批投资者涌入市场,购买多套房产。在报告中,央行表示投资者可以“放大房价周期”,因为投资者倾向于推高房价,希望通过鼓励竞价战获利。而当投资者退出市场时,房价往往下跌。 图源:CTV 在大流行期间,房价达到了新高,特别是在多伦多,2022年2月,平均房价达到了133万加元。但自从加拿大央行连续加息活动以来,一些投资者意识到他们承担了过多的债务。现在,许多投资者杠杆过高,无法承担他们手中的多套房。因此,他们要么出售房产,要么将高租金转嫁给租户。 央行指出:投资者越来越多地从现有房产中提取资金以支持新的购买。在2020年,至少在购买投资物业前三个月提取了至少5000元的资金的投资者所占的比例大幅上升。 图源:CTV 加拿大政策替代中心的高级经济学家David Macdonald说,通常来说投资者比非投资者更富有,因为他们可以购买多套房产,但他们也有更多的信贷,因此必须偿还更多的债务。 他说:投资者比普通的购房者拥有更多的杠杆,因为他们更频繁地开出信贷额度或重新融资房产。他们将大量额外资金引入市场,这无疑推高了房价。
  • cover
    1星期前

    待售房要暴增?!加国大批房主打算在未来3年内卖房!

    据《金融邮报》报道,个人理财公司NerdWallet Inc.的一份新报告称,大多数加拿大的房主并不打算在未来三年内出售房产,但是如果有计划出售房产的人都行动起来,那么上市的房产数量可能会达到历史新高。 这项研究采访了1099名加拿大成年人,其中749人是房主,发现20%的人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出售他们的自住房。另有41%的人希望在5年以后出售房产,31%的人根本不打算出售房产。 该研究使用了加拿大统计局关于加拿大当前人口和住房拥有率的数据,估计如果20%的房主出售,未来三年可能上市的房屋数量,并发现在2024年至2026年之间,这将导致大约540万套新上市房屋,平均每年180万套。 报告指出,在过去十年,加拿大待售房屋数量最多的一年是2015年,当时有超过100万套待售房屋。 不过报告作者Clary Jarvis写道,这些人都出售房屋的可能性极低,部分原因是房主在决定出售房屋时面临各种障碍。 在未来三年内,房主出售自住房的最大障碍有:搬家的压力(22%),更高的房贷利率可能影响购房预算(17%),以及必须在房贷利率高的时候购买新房(17%)。 计划卖房的房主最关心的问题是搬家的压力(41%)和更高的房贷利率可能影响购房预算(37%),其次是可能不得不以低于要价出售房屋(27%)。 如果利率下降或房屋销售量上升,其中一些担忧,比如与利率高企和房价下跌有关的担忧可能会消失。但是搬家的压力、找一个好的房地产经纪人以及生活中重大事件造成的干扰将一直是挑战。 报告写道,加拿大人似乎比以往更热衷于出售其他类型的房产。研究发现,9%的房主考虑出售度假屋,12%的房主计划在未来三年内出售投资房产。 NerdWallet Canada的个人理财专家Shannon Terrell在一份新闻稿中说:“任何阻止房主挂牌上市的事情都会给买家带来更大的压力。买房时必须关注你能控制的东西:首付、债务水平和信用评分,并在合适的房产上市时尽可能做好准备。”
  • cover
    1星期前

    华裔东主被追责!温哥华公寓楼三个月二度发生大火

    周三东温哥华地区的一栋公寓楼发生了几个月来的第二次火灾。 CTV报道,据温哥华消防救援服务中心称,上午8点30分左右,东10大道414号起火燃烧。 // 该部门表示,大火很快就被扑灭了,没有人受伤,这比 7 月底烧毁同一栋楼、造成 70 人流离失所的火灾的情况好得多。 然而,起火原因令人担忧。消防队长凯伦·弗莱 (Karen Fry) 表示,他们相信这是由非法逗留在那里的人引发的。「该大楼需要采取安全措施,防止未经授权的进入,不允许外部人员或逗留的人进入。” 住户卡尔霍恩 (Taylor Calhoun) 感到沮丧,她是 7 月份被迫逃离的 70 人之一,称她注意到可疑活动已经有一段时间了。「每天晚上路过时,我们都会看到人们不断出入,几乎没有安全保障。我觉得应该考虑的不是建筑物的安全,而是周围的人的安全。」 温市政府发言人表示,温哥华「正在继续支持受 7 月份火灾影响的租户,但目前没有在大楼内巡逻。建筑物业主负责安全,在第一次火灾发生后,市政府介入提供了一些帮助,以制定初步安全协议,而业主没有这样做,但责任完全由建筑物业主承担。」 CTV联系到了其中一位业主傅仁(Fu Ren,音译,又名Henry),他认为提供安全不应该是他的责任。 傅仁和他的合伙人冯岩(Feng Yan,音译)正面临市政府的法律诉讼,市政府声称他们去年违反了 20 条消防安全法规。这些指控尚未在法庭上得到证实。 来源:星岛日报
  • cover
    1星期前

    赶客非得同归于尽吗?加拿大房东房客冲突命案增多 该检讨制度了

    加拿大乃至整个北美的住房危机升级,不仅给租客带来压力和焦虑,也让一些房东饱受煎熬,房东和租客发生纠纷的事件也时有发生。在租房制度偏袒房客的情况下,管理者也该研究怎样才能对房东也公平。 最近,社交媒体上的一段视频再次引发网友们的关注: 安省大多伦多地区宾顿市的一位女房东,将独立屋的地下室出租,结果却遇到了不交租的租客。   图片来源:blogTO   视频显示,在给租客下了多个驱逐通知仍然无效之后,女房东竟然挥舞着长刀以死相逼。 之后,女房东在业主盛怒下还将租客的行李和衣物都被扔到了前院,现场还引来了40多人围观。 图片来源:blogTO 据blogTO及社交媒体上疯传的多段视频显示,画面中的女子表现失控,她一边手持大刀挥舞着,一边不停地叫喊。 图片来源:X   这位女房东表示,如果欠租的租客还不离开,就会用刀伤害自己和租客。 发布视频的网友在社交媒体上说,住在地下室的租客带了更多人住进来,房东显然是受不了了。   她愤怒又绝望地威胁说:“如果租客们不搬走,她就要自杀!”   视频显示,地下室租户没有缴纳租金,房东已经多次向租户发出通知,但租客仍拒绝离开。 这种行为似乎逼疯了房东,导致她决定自行解决,而不是去安省业主和租户委员会请求帮助。 多段视频显示,不少人冲入屋内支持房东。视频还显示,屋内有成堆的酒瓶和财物。另一段视频显示,愤怒的房东把租客的物品扔到独立屋前院,草地上堆满了衣物,还有几个行李箱,还有一些人在门口进进出出。 随着事态不断升级,当地警方赶到现场,为目击者录口供,并要求和业主交谈。‍ 警方还询问:“为什么有40多个人在这里?” 这位网友稍后还表示,租客也从自己的角度回应了这件事。租客称房东没有修理家电,还拿刀威胁。 该网友表示,相关视频都已经交给警方,房东也被逮捕! 皮尔区警方称,这宗纠纷发生在9月9日中午12点15分,现场是宾顿Levida Street夹Coachlight Crescent交界一处民宅。 警方与房东交谈,要求房东向业主及租客委员会寻求指示。 警方还证实,当租户收拾行李时,警察在场监督,直到这些租客收拾完自己的物品后才离开。 相关视频和新闻发出后,不少网友也纷纷发表了自己观点: 如果不是被逼急眼了谁会这么做?房东被逮捕了,那些不缴房租还赖在人家不走的人就可以逍遥法外? 静待租客委员会如何处理此事件,若判房东赔偿,大家一定要游行抗议,声援房东! 以房养房的黄金时代或者已经过去了,这种事只怕越来越多。 话说最近房东与租客的纠纷真的不少,今年5月27日,在安省大多伦多地区附近还发生了一起房东射杀租客,并与警方枪战,最终也被击毙的案件! 警方表示,遇害的两名租客是一对已订婚的情侣,年龄分别为28岁(男)和27岁,他们曾经因房屋问题和57岁的房东发生争执。 有目击者表示,这对情侣曾经试图逃离该住所,但在屋外被射杀,倒在了门前的草坪上。 综合CBC、CTV等媒体的报道,这起枪击案发生在大多伦多地区附近汉密尔顿Stoney Creek的一所民居内。 当天下午5点40分左右,汉密尔顿警方接报赶到案发现场,发现这对男女已经倒在血泊中。 救护人员赶到后宣布两人已经死亡。警方稍后证实他们是该住宅的情侣租客,28岁男子在汉密尔顿做电工,27岁的女子则是Brant County地区一所天主教学校董事会的教育助理。 57岁的房东在杀害了男女租客之后,就将自己反锁在房间内,与警方对峙。 据悉,这名男子持有手枪和步枪等多把登记在自己名下的枪支。 警方立刻派出紧急应变小组(Emergency Response Unit)到场,封锁了该区域,谈判专家也多次尝试与男子展开谈判,试图和平解决这一事件。   汉密尔顿警官Bereziuk说:我们花了很多时间和枪手对话,希望能够“和平解决问题”。 谁知,晚上10点左右,在与警方对峙了4小时之后,正在谈判中途,枪手向突然无预警向警车开火,之后又再射多枪。 不仅如此,枪手还一度向汉密尔顿警方的装甲车开枪,警方在声明中称,这一举动也“导致了警方与嫌犯交火”,男子最终中枪身亡。       刚刚过去的8月23日,美国纽约布鲁克林发生一起骇人听闻的袭击事件,一名母亲身亡,她的两个年幼的孩子因伤势严重,目前命悬一线。 据称,是一名华裔男子疑似与同为华裔的女房东吵架,他竟拿起铁锤攻击该名房东以及其两名孩子。 根据调查的初步细节,事件发生在日落公园第五大道和第六大道之间的第 52街,时间是下午2点之前。 据说有3人在二楼公寓内遭到袭击,警方赶到现场时,发现一名43岁的华裔女子和两名幼童,其中一名5岁的男童和一名3岁的女童倒在血泊中。 执法部门的消息来源称,这位母亲和袭击者发生了争执,然后袭击者用锤子猛击了她和她的孩子们。 据调查人员透露,华裔母亲还有她的一对儿女都被重伤,一开始以为他们身上的伤势是被武器刺伤,经检查才发现是遭人殴打所致。 据现场流传出的一段视频:一名警察将满身是血的男童抱在怀里,男童的头靠在警员肩膀上,看起来已失去意识。而另一名警员则双手撑着另名女童,她也同样浑身是血,毫无反应。 视频中残忍血腥的景象令人不忍直视。 执法人员告诉新闻 4 频道,三名受害者在袭击中受重伤后都被救护车送往路德医院。母亲因伤不治身亡。 同住该公寓楼的马女士则介绍称,被害女子实际上是二房东,她自己和孩子住一间房,把另两间房分租给了嫌犯和他弟弟。 受害女子和嫌犯因为居住问题经常发生争吵,本来嫌犯月底就要搬走,不知出于什么原因,23日下午的争吵突然变得激烈,导致了悲剧的发生。 不过以上消息都未经证实,仅供参考。 警方则表示,袭击的动机尚不清楚,调查仍在继续。 来源:  温哥华港湾 
  • «
  • 1
  • 2
  • 3
  • 4
  • 5
  • »

48小时内热点新闻

  • 封面
    突发 广州冲上热搜! 史诗级大松绑
  • 封面
    周一公开拍卖! 列治文逾百物业欠税
  • 封面
    涨疯了! 加拿大这城市房租涨幅为全国平均三倍
  • 封面
    加拿大财长方慧兰提交新法案!50万元2居室公寓可免税2.5万元
  • 封面
    奇葩出租:每月700加元共用半间卧室小床
  • 封面
    加拿大买房投资 最赚钱和最亏的城市在哪儿?
  • 封面
    加拿大毕业生买不起房竟是这个原因……
  • 封面
    BC租金高涨罪魁祸首竟是它?!研究称租客因此多付数十亿租金
  • 封面
    加拿大住房部长:如果你买不起房,赶快打这个电话
  • 封面
    加拿大10大城市买房需要多少收入?看完温哥华人抑郁了
  • 封面
    奇葩!华人大温买房登记远亲名下 12年后要不回来了
  • 封面
    因房价便宜从温哥华搬去卡尔加里的人 后悔了吗?
Contact Vansky
Tel: (604)269-8468, (604)537-9766
Location: 258 - 5701 Granville St, Vancouver, BC V6M 4J7


微信客服

订阅号

服务号
CopyRight © 1999 - vansky.com
免责声明 版权声明 关于我们